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学术看板

    物理学基础探讨-近期工作介绍

    发布时间:2013.06.27

    来源: 本站

    主讲人:王顺金教授 

    报告内容:

    1. 简要介绍今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报告人的两本书:

       (1)<量子多体理论与运动模式动力学>(2013.3)

       (2) <物理学前沿-问题与基础>(2013.5)

    涉及的物理学基础的八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什么是量子世界量子世界的基本属性相对论和引力的基本问题,引力、质量和惯性的起源相对论的客观物理与美学修饰真空介质的超流性真空量子涨落的本性和对宏观量子纠缠的质疑等。

    2. 详细介绍arXiv网站上报告人两篇近期论文的主要内容:

    1) 第一篇讨论真空的微观量子结构和引力的微观量子统计力学起源: 提出真空的普朗克子密集堆积模型,据此论证黑洞的引力起源于视界截断Casimir效应,黑洞视界温度来自视界内、外真空径向量子涨落温差,推导出霍金-安鲁温度和黑洞微观熵,与霍金等的结果一致;揭示出黑洞视界的奇异性质和黑洞内部的引力结构, 发现黑洞内、外引力场的T-对偶性, 结果不同于通常见解.

     2) 第二篇讨论宇宙的加速膨胀和暗能量的起源:基于真空的普朗克子密集堆积模型, 把宇宙引力场方程与真空量子结构结合起来(引力理论与量子理论结合), 以普朗克时期为初始条件并考虑宇宙初期暴涨, 求得爱因斯坦-弗里德曼宇宙学方程的严格解, 求得暗能量密度与真空量子涨落能密度之比为, 得到宇宙暴涨相变温度、背景微波辐射温度和宇宙质量等物理量,均与天文数据符合;

    报告人简介:

    王顺金,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兹-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顾问,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高级科学家,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德国重离子研究所(GSI,Darmstadt)、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Heidelberg)等客座教授。从事核物理、粒子物理和理论物理等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建立了原子核多体关联动力学、强子物质输运方程和相对论性介子结构模型;发展了原子核集体运动微观理论和量子系统动力学对称性理论;创立了处理量子调控系统的代数动力学和求解非线性微分演化方程的代数动力学算法。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两项,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两项,教育部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专著三部:《原子核理论-核反应》、《高等量子论与量子多体理论》、《物理学前沿问题》。发表论文280多篇,培养研究生70多名。

    讲座时间:2013年6月28日 下午3:45

    讲座地点:物理馆一楼会议室(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