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引力波探测中的B模式和相关的扰动光子流
发布时间:2014.10.20
来源: 本站
报告人:李芳昱, 重庆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内容提要: 今年3月18日,美国哈佛大学-史密斯天体物理中心,报道了他们在南极的BICEP2 发现原初引力波的证据.如果这一结果能最终得以证实,这将在极低频带为原初引力波的存在和极早期宇宙的暴胀模型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报告将简要评述观测原初引力波的重要科学意义,并介绍在中频带和高频带对原初引力波的探测方案,包括对膜振荡模型,天体热等离子振荡和其它高能天体物现过程预期的高频引力波及其探测方案,动向和预期的可能前景.
李芳昱, 重庆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导.历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理事,重庆市物理学会理事长.研究领域包括广义相对论与引力论,引力波与引力辐射理论,拓扑声子空间中的引力扰动效应,高频引力波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以及与实验观测相关的交叉课题.目前是筹建高频引力波探测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参与部门包括重庆大学,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中山大学,西南交大等.
李芳昱教授曾先后应邀赴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前苏联斯坦伯格天文研究所,美国利文斯敦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美国路易斯安娜大学引力物理研究所,美国奥斯汀高等学术研究所和香港科技大学等过合作研究和学术访问,在Physical Review D, Classical and Quantum Gravity, General Relativity and Gravitation,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C,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等国际著名学术刋物上发表引力波的科学论文80余篇,他所提出的高频引力波的电磁同步谐振响应的探测方案,在第二届国际高频引力波会议(2007年,美国,德克萨斯)上,被审定为美国高频引力波科学团队的唯一首选方案.其高频引力波的相关论著,已作为美国高频引力波科学团队设计微波频带高频引力波探测方案的支撑性文献.
时间:10月23日下午4:00,地点:物理馆三楼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