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马伯强教授报告
发布时间:2015.11.06
来源: 本站
报告人:北京大学 马伯强 教授
报告题目:中微子与2015年诺贝尔物理奖
时间:2015年11月6日星期五下午2点30分
地点:物理馆323室
报告摘要:中微子物理在人类认识物质结构和相互作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仍有重大基本问题需要解决。本学术报告将以中微子物理的发展历史为线索,介绍中微子发现的历史以及中微子振荡的发展史,特别介绍2015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对中微子物理的基本概念和现状做讲解,并介绍中微子物理前沿领域的一些活跃课题。
报告人简介: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马伯强教授:理论物理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精品课《数学物理方法》主持人,中国物理学会周培源物理奖获得者。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中高能核物理、粒子天体物理学及宇宙学等理论研究,以及高能物理强子结构的实验探索研究。在国际著名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200余篇论文,论文被他人引用5千余次。对强子结构和中微子物理等有关问题有原创性的学术贡献,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导致了一些新研究热点的产生,与很多国际同行有合作关系。从事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工作:本科生主干基础课:数学物理方法(北京市和国家级精品课程);本科生讨论课:量子力学;研究生基础课:量子场论;通选课:理论物理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