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新闻

    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院士做客"川大物理--科研创新专题"

    发布时间:2017.05.25

    来源: 本站

    川大物理-科研创新专题【25】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做客我院“科研创新专题”


    2017年5月21-22日,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院士来访四川大学,并做客我院举办的“川大物理-科研创新专题【第25期】”, 5月22日下午,薛其坤院士在四川大学文华活动中心为师生们作了题目为“超越欧姆定律的物理学”的精彩学术报告。我院师生360余人聆听了学术报告。 创新专题学术报告由张红副院长主持。

    薛其坤院士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向师生们介绍了当今凝聚态物理的前沿成果,并将自己的研究团队是如何进入拓扑绝缘体这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以及如何在实验上成功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为我院师生做了详细介绍。最后,薛其坤院士与师生们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和交流。


    9.jpg


    10.jpg

      

    特邀专家简介:

    薛其坤,1963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1994年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92-1999年先后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和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物理系学习和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扫描隧道显微学、表面物理,发表论文330余篇,包括5篇Science,  7篇Nature子刊, 2篇PNAS,及50余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 被引用超过14000余次。

    薛其坤院士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高/低能电子衍射、光学探针以及各种表面分析手段研究各种金属、半导体表面晶体结构/化学性质、异/同质结薄膜外延和低维纳米结构的生长动力学。薛其坤院士带领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拓扑绝缘体薄膜的分子束外延生长动力学,实现了对样品生长过程在原子水平上的精确控制,薄膜样品质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开展了第二代半导体薄膜、宽禁带半导体薄膜生长动力学、及半导体Si衬底上金属超薄膜量子尺寸效应的研究,定量建立了金属薄膜体系量子效应和材料性能间内在联系,发现了薄膜热膨胀系数、功函数、超导转变温度等的量子振荡现象。薛其坤院士率领的团队首次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取得基础物理领域的重要突破。

    因杰出的科研成果,薛其坤院士先后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陈嘉庚科学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未来科学大奖的“物质科学”奖等。并被评为2016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技创新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