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名誉院长、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教授莅临学院指导工作
发布时间:2018.09.18
来源: 本站
2018年9月14日,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丁肇中教授莅临学院指导工作并与我院师生座谈。
座谈会由院长张红教授主持。丁肇中教授做了题目为“国际空间站上的AMS实验最新进展” 的学术报告。 他首先介绍了AMS原理,说明了AMS实验是基础科学实验,是目前在太空运行的最强大的粒子物理探测器;丁肇中教授为师生们详细简述了AMS的工作原理,展示了AMS在2018年度获得的新进展, 他还特别提到AMS的目的是寻找宇宙中的暗物质,探索宇宙的起源、 揭示宇宙的奥秘。
我院名誉院长、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丁肇中教授为我院师生做学术报告
丁肇中教授结合多年从事物理学研究的实际经历和丰富实践,畅谈了自己对科学研究的见解,并与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师生们分享了他主持的重大科学实验项目。最后,丁肇中教授耐心回答了学院青年教师和同学们的各类问题, 对如何成为出色的科学家、如何做出创新性的科研成果为同学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座谈会后,院长张红教授向丁肇中教授汇报了学院自2017年丁肇中教授来访以来在一流学科建设、科研、教学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丁肇中教授边听边做记录,他对学院一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学院正在承担的一流学科平台建设“量子科学与新型外场下的物理学”提出了具体建议,对学院如何进一步加深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科研及学生培养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给予了详细规划。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张红教授向丁肇中教授汇报学院一流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情况
丁肇中教授简介: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世界著名实验物理学家。1962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先后供职于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因发现宇宙中的新物质J 粒子于1976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并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88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
丁肇中教授现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 西班牙科学院外籍院士、匈牙利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巴基斯坦科学院院士。丁肇中教授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正在领导由16 个国家600 名科学家组成,在国际空间站上唯一的大型科学实验(AMS),寻找宇宙的起源。
丁肇中教授于2016年被四川大学授予名誉教授,2017年受聘为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名誉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