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新闻

    物理学院龙炳蔚教授与合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19.04.30

    来源: 本站

      在低能标用极高的束流强度,或者大量的原子核为背景来探测标准模型不能解释的稀有现象,是高能量粒子加速器的这一研究"新物理"常规方案的重要互补手段,称为粒子物理的“高强度前沿”。依照有效量子场论的观点与技术,新物理的效应能通过在标准模型之上增加高维度有效算符来体现。近日,我院龙炳蔚教授与合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论文(Phys. Rev. Lett. 122, 172501 (2019)),讨论了破坏重子数守恒的有效算符(两单位重子数破缺)如何将中子-反中子振荡以及氘核衰变这两种稀有现象联系起来。各个冷中子源装置正在积极筹建中,探测中子-反中子振荡或其上限将是该类装置的重要物理目标之一。而探测氘核衰变也可以在以重水为对象的地下实验中进行。因为该理论工作对当前的实验研究有相当的意义,获得了编辑推荐(Editors' suggestion)。

      在原子核背景下研究粒子物理的前沿课题是我院理论核物理课题组的一大特色。除了龙炳蔚教授以外,白春林教授对重原子核的无中微子双beta衰变,朱励霖副教授对LHC上极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的研究,都提供了探索新物理的有益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