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 副教授

    孙铮

    发布时间:2024.09.21

    来源:

    孙铮,男,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Email:sun_ctp@scu.edu.cn

    教育背景

    1997.9-2002.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系,物理专业,学士。

    2002.9-2007.3: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美国)物理系,物理专业,博士。

    工作经历

    2007.3-2007.8: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美国)物理系,短期研究员。

    2007.9-2009.8:首尔大学(韩国)物理系,博士后。

    2009.9-2011.12:塔塔基础研究院(印度)理论物理系,博士后。

    2012.1-2012.8: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长期访问学者。

    2012.9-今:四川大学物理学院物理系,教师。

    人才培养

    主讲本科生课程:《理论力学》(参与教育部理论力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群论和李代数》(四川大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格物致理:从量子到宇宙》(四川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主讲研究生课程:《群论和李代数》、《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专业方向:粒子物理理论。 

    研究领域

    1、超对称破缺模型性质及其唯象学。

    2、额外维模型、中微子质量与振荡机制等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理论。

    3、基于超弦流紧化模型的真空态地景。

    代表性科研成果

    1、超对称破缺与R对称性的关系研究:在Nelson-Seiberg定理基础上扩展并证明了一系列改进结论,从而给出了具有R对称性的Wess-Zumino模型的一个更细致的分类,对超对称唯象学模型的建立与超弦真空态地景的研究提供了一组指导框架。

    2、超对称模型数值研究:建立了具有R对称性的Wess-Zumino模型数据库,并根据模型参数一般性取值条件下数值求解真空态的性质对模型分类,从而可以验证Nelson-Seiberg定理及其扩展结论,并对定理的一些例外情况出现的规律进行探索。模型数据库也为与超对称模型相关的其它方面理论研究提供了样本。

    3、超对称及其它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理论唯象学研究:提出了 R 对称性树图阶自发破缺机制,并与规范传递模型结合给出了产生超对称粒子质量的R荷条件;对基于超引力势的多项式型暴涨模型参数扫描并与微波背景辐射观测结果对比;基于超对称Yukawa场模型给出了描述带电轻子质量关系的Koide公式的一个推广形式并与轻子与夸克质量的实验数据拟合;对多膜Randall-Sundrum模型的模稳定条件进行讨论并给出了等级尺度与膜数量之间的统计关系。

    4、基于超弦流紧化模型的真空态地景研究:根据超对称破缺尺度分布对超弦流紧化模型的真空地景进行分类,利用有效场理论解释了不同分支的真空态性质分布规律;基于Nelson-Seiberg定理的扩展结论提出了通过Calabi-Yau流形的几何对称性建立在弦论尺度上真空能为零的超对称真空态,并基于已有的Calabi-Yau流形数据库对此类真空态地景进行了探索研究。对乘积地景解决等级问题的方案给出了等级尺度的峰值分布,并对其流紧化模型实现所需的流数作出了估计。

    招生信息

    一、研究生招生专业方向:理论物理。

    二、招生要求:本科需在物理专业就读,或具有与物理专业同等知识基础。

    三、本科生科研指导:每年接收物理学院相关专业在读本科生3名左右参与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