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魁
发布时间:2024.09.23
来源:
刘书魁,男,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Email:liusk@scu.edu.cn
教育背景
2004-2008 四川大学物理学院,应用物理,学士。
2008-2011 四川大学物理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硕士。
2011-2015 四川大学物理学院,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博士。
工作经历
2015-2017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博士后。
2017-至今 四川大学物理学院物理系教师。
人才培养
本科生课程:《热学》、《大学物理》;研究生课程:《稀有事例的统计学方法》
专业方向:暗物质实验、中微子实验、低本底技术
研究领域
1、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
2、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实验
3、低本底测量技术,如锗探测器低本底技术、低本底中子测量技术、低氡测量技术等。
代表性科研项目及成果
2008年起开始暗物质直接探测工作,是中国暗物质实验CDEX合作组骨干成员。
1、高纯锗探测器轴子的实验研究(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获得国内首个、国际1keV/c2以下轴子暗物质最灵敏的结果。
2、高纯锗探测器暗物质年度调制效应和轴子暗物质的实验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利用CDEX四年实验数据,得到6 GeV以下世界最好的年度调制灵敏度,排除了美国CoGeNT实验宣称探测到的“疑似”暗物质信号。
3、高纯锗暗物质实验探测器材料的本底贡献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提出P型点电极存在位置分辨的可能,并利用位置信息在600eV以上实现了本底扣除的新方法,对锗实验的本底去除具有重要贡献。
4、高纯锗液氮低温系统氡本底研究和控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低本底液氮掺杂发光技术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高纯锗阵列液氮低温系统本底研究和控制”(骨干)),研究多种液氮低氡测量技术,低温氡富集技术,实现级联液闪氡探测器约60低本底。
5、锦屏地下实验室内极低中子本底测量(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极低通量本底中子的探测”),准确测量到了国际上实验室内的最低中子通量水平。
招生信息
一、研究生招生专业方向: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二、招生要求:申请硕士生踏实能干,做事认真负责,对物理有兴趣和执着的信念。
三、本科生科研指导:课题组每年接收物理学院或本校外学院相关专业在读本科生3名左右参与课题组在研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