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新闻

    物理学院参建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观测到有记录以来最亮伽马射线暴

    发布时间:2023.10.13

    来源: 本站

    QQ图片20231013102359.png

    2022年10月9日,我院参建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对观测到人类有记录以来最亮的伽马射线暴(编号GRB221009A),并在国际上首次完整记录了大质量恒星死亡瞬间万亿电子伏特伽马射线爆发全过程。该成果于2023年6月9日在线发表于《Science》。(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g9328)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新闻媒体对这一科学成果进行了报道。

    约20亿年前,一颗比太阳重20多倍的“超级太阳”大质量恒星燃烧完其核聚变燃料,瞬间坍缩引发巨大的爆炸火球,发出了一个持续几百秒的巨大“宇宙烟花”伽马射线暴。火球与星际物质碰撞产生的大量万亿电子伏特高能伽马光子穿过茫茫宇宙,径直飞向地球,于2022年10月9日晚上21时20分50秒抵达“LHAASO”的视场范围,6万多个伽马光子被“LHAASO”收集到。

    伽马射线暴是宇宙大爆炸之后最剧烈的天体爆炸现象,是指来自天空中某一方向的伽马射线突然增强的闪烁现象。伽马暴短至千分之一秒,长则数小时。短时间的伽马暴是由两颗邻近的致密星体(黑洞或中子星)并合产生,而长时间的伽马暴是由巨大恒星(超级恒星)在燃料耗尽时塌缩爆炸产生。

    此次LHAASO收集到的信号细节表明,探测到的光子来源于伽马射线暴事件“主爆”之后的“后随爆炸”,然后在高能辐射在起爆之后不到10分钟的某个时刻,亮度突然快速减弱了。

    本次观测成果主要由LHAASO的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提供。该阵列对伽马射线的观测能量范围跨域两个量级,在千亿电子伏特到十万亿电子伏特之间,且具有宽视场、全天候的特点,对伽马暴这样的突发天体现象的捕捉式观测具有突出的优势。

    LHAASO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位于四川稻城海子山,占地面积1.36平方公里,有电磁例子探测器阵列(ED)、μ子探测器阵列(MD)、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WCDA)和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WFCTA)四种探测器组成,于2015年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2021年全部建成并试运行,2023年5月通过国家验收。

    四川大学是LHAASO合作组重要成员,物理学院辐射探测课题组承担了WCDA和WFCTA探测器电子学的设计、研制、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任务,成功研制了世界上首台可在满月条件下观测的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相机电子学系统。目前,我院正积极推进下一代更高分辨能力的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LACT)研制任务,争取早日建成与LHAASO联合运行,获得更多科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