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大川视界】物理学院“2025年夏季京都大学短期访学课程—物理主题”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2025-07-27 点击量:

近日,四川大学物理学院精心策划的“大川视界—2025年夏季京都大学短期访学课程物理主题”圆满落幕。该项目于2025年7月13日至7月22日顺利举行,学院35名学生在这两周的访学期间,通过参加名校讲座、学生交流、企业参访、文化体验等多维度的活动,深入学习了专业知识,广泛进行了交流互动,显著提升了学术视野和跨文化素养。参与学生纷纷表示,将把此次访学的宝贵收获转化为学习动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投身于物理学科的研究,为未来的学术探索和国际交流积蓄力量,赋能成长。

访学团队先后参观了日本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等知名学府。在京都大学这座孕育了众多诺贝尔奖得主的学术圣地,同学们步入校园,聆听了知名教授许健关于“Design New Persistent Phosphors by Vacuum Referred Binding Energy (VRBE) Diagram”的专题讲座。随后,他们与日方师生就共同关注的物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亲身感受到了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氛围。

柴田一成老师和陈诗远老师分别为同学们开展了题为“Prediction of Solar Storms and Space Weather”和“The Frontier of Elementary Particle Physics”的课程学习。期间,同学们展现出良好的学术素养和精神风貌,积极提问、踊跃交流,在学术认知、科研方法、国际视野以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等方面均获得显著提升。同学们纷纷表示,此行极大地激发了科研热情,对物理学科的国际前沿动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科研模式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也坚定了未来投身科学研究的志向。

在早稻田大学,同学们专注于人工智能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及其交叉融合,积极参与了由英伟达高级工程师主讲的“大型语言模型的关键技术、现状、应用及未来展望”课程,提升了跨领域应用能力,深刻体会了该校开放创新、注重实践的教育理念。

同学们还走进京瓷株式会社、欧姆龙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等知名企业,并实地探访了2025年大阪世博会。通过深度交流与实地观摩,大家深入了解了日本在先进制造、科技创新及国际会展领域的发展成果与前沿理念。在京瓷,团队成员重点考察了其精密陶瓷与电子元件的研发情况,并与京瓷相关负责人就稻盛和夫经营理念的实践、新材料应用及企业传承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在欧姆龙,大家着重了解了工业自动化与医疗健康技术;在岛津制作所,则聚焦于分析仪器与医疗器械的创新。大阪世博会以“设计未来社会,构建明日世界”为主题,汇聚了全球各国的创新理念与科技成果。团队亲身体验了前沿技术的应用,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为自身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在顺利完成本项目的所有学习与实践任务后,每位参与的同学均荣获主办方统一颁发的结业证书。该证书不仅正式认可了大家在项目期间所投入的时间、精力和努力,更是对个人在相关领域知识掌握、技能提升及实践成果的有力佐证。

部分参访同学感悟:

这次日本研学活动让我对日本的科学技术发展有了更深刻地认识。通过参观京瓷、欧姆龙和岛津制作所等企业,我了解到日本在精密陶瓷、自动化控制和分析仪器制造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创新意识。这些企业不仅注重技术研发,还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文化方面,日本文化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与现代社会完美融合,例如对古迹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这也让我思考如何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同时,推动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总的来说,这次研学不仅让我对日本的科技和文化有了更全面地理解,也引发了我对如何在我们自己的文化中取长补短、实现更好发展的深刻思考。

---物理学院2023级向科帆

这次为期十天的日本游学之旅让我受益匪浅。在京都大学的三场学术讲座以及英伟达高级工程师的精彩分享中,我不仅拓宽了对前沿科技,尤其是机器学习领域的认知,也加深了对日本高等教育体系的理解。参访京瓷、欧姆龙和岛津制作所等知名企业,更让我领略到日本制造业在技术传承与企业文化方面的独特魅力。在文化体验方面,从古胜名迹到东京塔的全景视角,再到大阪世博会的参观,使我深刻感受到日本在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平衡与融合。这是一段充实而难忘的经历,不仅丰富了知识,也激发了我对未来学术与职业道路的更多思考。

---物理学院2022级张泽骞

感谢学校、学院提供的宝贵机会,我有幸参与了本次日本访学计划,深入参访了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等顶尖学府。在紧凑而充实的行程中,我聆听了京都大学教授们的多场高质量讲座,尤其是陈诗远教授关于粒子物理前沿的专题课程,让我对粒子物理领域的总体框架和常用实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产业探访环节,我走进京都陶瓷,感受“敬天爱人”的制造哲学;在欧姆龙展厅,见证了AI如何重塑健康监测的未来;在岛津制造所,触摸到质谱仪中跳动的生命科学脉搏。大阪世博会的“未来社会实验室”则让我直观地理解了SDGs的落地场景。本次访学项目通过多维触点突破了信息茧房:课堂与产线的对话,文化与科技的共振。我不仅收获了跨学科的专业启迪,更在一次次鞠躬与微笑的跨文化交流中,学会了以他者之眼重新审视自我。

---物理学院2022级李泽涵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九眼桥望江路29号

电话:028-85412322(党政办)028-85412323(学科办)028-85415561(教务办)028-85410030(学生科)

邮编 :610064

关注我们

Copyright 四川大学物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