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 副教授

    余天

    发布时间:2024.09.24

    来源:

    余天,男,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Email:work_tian@scu.edu.cn

    教育背景

    2009-2012: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磁学与自旋电子学专业,博士。

    2006-2009:西南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磁学与自旋电子学,硕士。

    工作经历

    2014-今:  四川大学物理学院 教师

    2019-2021期间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访问学者 合作导师 K. L. Wang

    2012-2014: 日本东北大学 产学官连携研究员 合作导师 Yasuo Ando

    人才培养

    1、主讲本科生课程:《固体物理》,《电动力学》,《大学物理》

    2、《大学物理》 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全国二等奖

    3、《电动力学》 四川大学首届“探究式-小班化”示范课程(共28门示范课)

    4、编译《磁学与磁性材料》, 物理学名家名作译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4

    5、编写教材《电动力学》,科学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立项。

    专业方向:凝聚态物理(实验),固体电子学、自旋电子学材料和器件等

    研究领域

    1、自旋电子学材料、器件与物理

    2、忆阻器件和电路

    代表性科研项目及成果

    1、在国际上较早报道了光电半导体氧化铟锡和铁磁金属构成的多层薄膜和颗粒薄膜中的巨磁电阻效应。

    2、参研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自旋和量子效应的纳米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研究》和《纳米磁性自旋存储器和半导体量子点存储器研究》,开展基于微纳米磁性隧结(阵列)隧穿磁电阻效应的磁随机存储器(MRAM)、新型磁性传感器设计和原型器件研制,项目在国内最早开发出基于磁性隧道结的磁场翻转型和电流翻转型随机存储器原型器件。

    3、参与《基于自旋电子学极低功率超大****研发》,三年期间负责基于磁性隧道结自旋转移力矩效应、自旋二极管效应(STD)的微波振荡器(STO)和微波检出器的制备与表征,成功制备和表征了器件尺寸小于100纳米、工作频响可达20GHz或更高的自旋微波器件。

    4、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四川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四川省科技厅科技项目等十余项。

    招生信息

    一、 研究生招生专业方向:

    1、凝聚态物理(实验)

    2、微电子 (器件与工艺)

    二、 招生要求:申请硕士生,本科需在物理、微电子、电子、材料等相关专业就读。

    三、 本科生科研指导:课题组每年接收物理学院或本校外学院相关专业在读本科生5名左右参与课题组在研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