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方
发布时间:2024.09.24
来源:
林方,男,理学博士,副教授,四川大学本科教学督导专员。
Email:linfang@scu.edu.cn
教育背景
2000-2004: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物理学专业,本科,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4-2009: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理论物理专业,研究生,获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9-今:四川大学物理学院物理系教师。
人才培养
1、主讲本科生课程:《大学物理I-1》、《大学物理I-2》、《大学物理II-1》、《大学物理(医学物理)II》、《基础物理(理工)—全英文》、《量子力学》、《计算物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统计物理学和量子力学基础》、《蒙特卡罗方法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等。
2、指导本科生学科竞赛: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PMCM)等。
专业方向:理论物理、非平衡统计、非线性动力学
研究领域
1、非平衡统计、非线性动力学及其应用
2、本科基础及专业课程教学研究、中学—大学教育衔接研究
3、本科生物理及相关专业学科竞赛
4、青少年学生科普科创活动
教学科研项目
教学项目:主持四川大学未来教学研究项目:建设与本科基础教学相融合的跨学科科研训练平台。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1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跨区域同步教学对教育生态的重构研究”子课题——大学物理在线开放课程的有效评价体系的研究;2021年度高等学校热学课程教学研究项目:热学“一流课程”建设研究;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指委教学研究立项项目:综合性大学“大学物理”课程分类指导的研究(2017年),基于OBE三位一体的大学物理混合式教学探究(2022年);四川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互联网+”的理工科专业理论课新形态资源建设——以《电动力学》为例(第八期),《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探索(第九期)等。
科研项目:主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分数阶动力学在磁共振弥散成像中的应用;技术开发横向课题:磁共振兼容直角目镜研制。参与福建省科技厅市级科技计划项目:面向片上集成应用的超级电容器一体化电极材料制备、物性和器件物理研究;2024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类):基于结构有序有机半导体薄膜的光电器件研究等。
主要教学获奖
2020年 唐立新教学名师奖
2018年 五粮春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
2017年 十佳青年教师教学奖
2017年 “探究式-小班化”教学竞赛三等奖、示范教师
2020年 “课程思政”榜样课程—大学物理(I)-1
2018年 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三等奖指导教师
青年骨干教师(2012~2014年)
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2013、2015、2020年)
“探究式—小班化”教学质量优秀奖(2016年)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优秀指导教师(2016~2020年)
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2015年)
学术型社团指导教师标兵奖(2016年)
本科生科研指导
1、本科生学术论文指导:以学科竞赛开放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系统性科研训练,发表论文或申请专利,每年可指导2~3个课题。迄今已指导本科生(一作)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10篇,获授权专利5项(含发明专利2项)。
2、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每年2~3人。
社会职务
现任《大学物理》青年编委,教育部物理学育人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成员,“西南地区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裁判长,“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裁判,“中国高中生青年物理学家学术交流会”裁判。